靈修20240724




引言

今天我們在教會服事,甚至是委身事奉,我們可能會抱著什麼心態?上一個禮拜當我在另一次靈修中提到我們教會七十周年會慶,說到同工會期望著我們希望藉著這次慶典,能夠成為我們教會一次屬靈反思的機會,所以當中的「焦點」應該要放在屬靈上,而並不是像坊間慶祝大日子般的「歌舞昇平」;這篇靈修就引發了我認識的一位肢體,給我傳來另一個很長的分享,其一,他感恩我們教會能有這樣長的年日;其二,他也從我的分享中,反思到今天的教會「舉辦」不同的「活動」,甚至是慶典時,好一些時候就會跌入我所說的那種「歌無昇平」的情況,但卻失去屬靈焦點,失去了這些聚會原有的「教會性」、「信仰性」。

這位肢體分享到,有時教會會安排很多不同的聚會,其原意都是十分好的。但是,當這些聚會與活動,越攪越大,而且更攪得越來越舖張,負責領導這些活動與聚會的領袖,在不知不覺間又會將聚會的「成功性」放了在一些「數字」之上;當這些「數字」未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時,又會追究當中的人為因素,例如宣傳或是其他活動的安排時,這位肢體心裏就產生了一些疑問,就是那些領導安排這些聚會與活動的領袖,他是抱著甚麼樣的心態來服事,這些領袖事奉的目的到底又會是什麼?

我在幾個禮拜前提到一位心理學家Abraham Maslow 的「需求層次理論」(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在他的理論中,人最「高層」的「需求」,稱為self actualization,中文翻譯大既就是「自我實現」。那位與我分享的肢體,就以這個理論來與我分享他看見某些在教會事奉的領袖,他們似乎出現的問題。他說,有些時候,事奉正正就能帶給人一份「自我實現」的滿足,而這種滿足感是十分「誘惑」的,因為按著Maslow的理論,這是人可以追求的最高層次滿足。然而,這種滿足所帶來的,是個人理想與抱負的實現,當中是可以是絕對的自我中心,而非屬靈的。

這樣的服事心態所帶出來的聚會與活動,可以帶著極重的信仰包裝,但其實和「慈善團體」十分相似,所做的事情會像是「善事」,而非屬靈地將人帶到神面前。危險的是,因著這些「善事」式的聚會與活動,能給統籌者和帶領者「自我實現」,這種誘人的滿足感,所以這些領袖和服事者,會非常殷勤的服事,甚至全然投身在所「負責」的「事奉」中。但同時,他們也會對所負責的服事帶著極高,卻又帶著屬世的要求,又會偏向作出很多比較,期望自己負責的聚會與活動,比其他的能獲得更好的「成績」。但當這些情況出現的時候,情況其實就已經十分嚴重了。

因此,當教會在表面上很「成功」的時候,這種「自我實現」帶來的危機,有可能也會變得越大,叫服事的在不知不覺間進入了錯誤的焦點,而做出神不喜悅的事來。今天,我們在使徒行傳中,就讀到了一對其實也應該是十分「委身」於教會的夫婦,因著在「服事」中,焦點錯誤了,最後竟然連性命也失去了。到底他們出了什麼問題,以致帶來這樣嚴重的後果?


經文:使徒行傳5:1-11

1有一個人,名叫亞拿尼亞,同他的妻子撒非喇賣了田產,
2把價銀私自留下幾分,他的妻子也知道,其餘的幾分拿來放在使徒腳前。
3彼得說:「亞拿尼亞!為甚麼撒但充滿了你的心,叫你欺哄聖靈,把田地的價銀私自留下幾分呢?
4田地還沒有賣,不是你自己的嗎?既賣了,價銀不是你作主嗎?你怎麼心裡起這意念呢?你不是欺哄人,是欺哄神了。」
5亞拿尼亞聽見這話,就仆倒,斷了氣;聽見的人都甚懼怕。
6有些少年人起來,把他包裹,抬出去埋葬了。
7約過了三小時,他的妻子進來,還不知道這事。
8彼得對她說:「你告訴我,你們賣田地的價銀就是這些嗎?」她說:「就是這些。」
9彼得說:「你們為甚麼同心試探主的靈呢?埋葬你丈夫之人的腳已到門口,他們也要把你抬出去。」
10婦人立刻仆倒在彼得腳前,斷了氣。那些少年人進來,見她已經死了,就抬出去,埋在她丈夫旁邊。
11全教會和聽見這事的人都甚懼怕。

思想

今天我們進入使徒行傳的第五章。雖然這是新的一章,但當中的內容似乎是與第四章最後一個段落有著明顯的相連。上禮拜三當我們在「凡物公用?」那篇靈修中,讀到初期教會在最起初的時候,因著有很多從外地來守節的「外地人」,因著「盤川」用盡而需要耶路撒冷當地的信徒之幫助,因此就在教會當中興起了一波「變賣田產」的大行動,那「賣田產」的就會將所得的金錢交教會「中央處理」,然後分配給各人。結果,教會經歷了「內中也沒有一個缺乏的」這個最完美的情況。這情況令使徒們能更專心的踐行「見證基督復活」的使命,而不用擔心教會內部的情況。

上一個段落,第四章中最後的一件事,作者記載了一位後來成為教會宣教團隊的巴拿巴,他也「參與」了這次「大行動」,經文記載,他也有田地,也賣了,把價銀拿來,放在使徒腳前。這記載簡單直接,作者似乎就是要表達出這位後來成為宣教士的巴拿巴,是如何帶著單純的心來事奉。而我相信也是這單純的心,叫他後來參與了保羅的宣教團隊,大大被神使用。但進入今天我們讀的第五章,我們看到一個似乎是完全一樣的記載:第1節一開始,也是有一個人,也有記下他的名字—亞拿尼亞,他做的,也是賣了田產,他同樣將賣田產的價銀放在使徒腳前。

但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雖然在四章沒有記載,但巴拿巴幾可肯定的,就是他懷著極單純的心,沒有多想,就將賣田地的所有金錢拿來放在使徒的腳前,任教會使用;但在第五章這裏,亞拿尼亞或許就沒有像巴拿巴那樣單純,又或許因著他是「有家室」的信徒,所以要考慮,要計算的就相應地多,或許如此,作為一家之主的亞拿尼亞,就「把價銀私自留下幾分」,而且他有可能也和妻子商量過,以致他的妻子也知道這事。亞拿尼亞之後就將「留下」幾分後剩餘的另外幾分,像巴拿巴一樣的,拿來放在使徒的腳前。其實,經文並沒有記載亞拿尼亞有對使徒說他是將所有的都拿來了;他最可能的是「支吾以對」,但彼得就一下子指責亞拿尼亞「欺哄聖靈」,甚至後面更說他「欺哄神」。相信,亞拿尼亞的心中,是真的有這意念,或者,他真的是帶著私意來進行這「凡物公用」的大行動,他的意念並不單純。所以,最後竟然要承擔這樣嚴重的後果。而作為妻子的撒非拉,在這欺哄聖靈的事上,也和他的丈夫「同心一意」,但很可悲的,就是這「同心一意」卻是用了在不好的事上,結果就要承擔同樣的後果。這不幸的事之發生,雖然最後令全會眾都感到懼怕,相信大家也不敢犯上同樣的錯,但這卻開啟了初期教會內部出現問題的情況了。



默想

亞拿尼亞和撒非拉在這生死尤關的事上,出現的問題就是懷著私意事奉。他們其實不是不肯付出,只是他們可能是帶著滿足自己的目的來付出,這才是問題所在。今天,我們實在需要有單純的心,以屬靈的渴求來服事,以追求神得榮耀來事奉,就能給基督的身體帶來最大的好處。我們從初期教會之後的發展可以看到,不知道是否與亞拿尼亞與撒非拉這事件有關,後來教會現的問題,變得更為廣泛,為使徒帶來的困擾就更大了。盼望我們都小心警醒自己事奉的心,免得牧者們要花上原不需要花的心思來處理,而直接影響教會的真正使命。

現在讓我們安靜,檢視你的心,看看你事奉的心態到底如何,若有偏離的危險,就好好的反省,然後回轉,重回單純事奉的心。

禱告

主啊,感謝祢賜我們可以事奉的機會,使我們有份於祢賜與教會福音的使命。主啊,求祢鑒察我們事奉的心,若我們有偏離了的,求祢赦免,並讓我們有力量回轉,重回單純事奉祢的心!阿門。

詩歌

事奉主的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9LKnVtTTKM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