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靈修20250404
引言
「苦難」到底是什麼?「苦難」其實就是預苦期中我們的核心思想:耶穌基督事奉的高峰,其實並不是因著祂神蹟醫治所引來的一大群「跟隨者」,甚至不是祂在「登山變像」中向門徒顯出榮耀的光暉。相反,耶穌基督事奉的高峰,是祂「道成肉身」,被天父差遣來我們中間所承擔的使命,就是這使命「完成」的一刻。那一刻,耶穌在十架上呼喊了一句「成了!」標誌著祂使命的完成。但我們知道,這「成了」的一刻,是最「黑暗」的一刻,因為聖經當中記載,那是耶穌基督生命中經歷最大「苦難」的一刻。根據路加福音的記載,當時正是「午正」,即是日頭應該最光亮的時候,但「遍地都黑暗了」,那是因為「日頭變黑了」。但同時,殿裏的幔子從當中裂為兩半,標誌著人與神之間的「隔絕」消失了,人因著耶穌基督成就的救恩,得以直接來到神面前,與祂復和。
或許,苦難所指的,就是這「黑暗」的時刻。當然,我們知道苦難真的可以是十分之苦,更不是人希望承受的。而這也是耶穌基督在客西馬尼園向天父禱告的時候,在「汗如血滴」的痛苦中,曾向天父求過的,就是「若是能行,就把這杯挪去」。然而,耶穌基督卻因著順服,更是出於愛,所以甘願承擔這極為痛苦的使命,走上十架苦路。耶穌能跨越苦難,是因為祂知道苦難所帶來的,是神所命定的結局。因此,當我們相信苦難背後所要成就的,是神的美意,我們也能夠得著力量,可以勝過苦難,並帶著信心踏上生命的每一步。
當然,耶穌所經歷的苦難,不是我們能夠受的。但耶穌基督走上受苦的路,卻可以讓我們確信,苦難並不會是無緣無故出現,當我們能順服時,就能成就一個更高的目的。今天當我讀完今天這段很長的靈修經文後,就在網上找到一篇高銘謙博士十多年前的道,裏面他就帶出了「苦難」如何在今天可以成就神更美的心意,經歷苦難,如何帶來那更深的意義。若大家有感動,希望可以更多明白苦難的意義,可以在以下的Youtube連結重溫這篇證道。(https://youtu.be/xr5IDf0zlSg?si=PGHXupEo9QE2Kc_z)
今天我們讀的,就是整篇詩篇22篇,一篇預示耶穌基督在十架苦路上的經歷之一篇「大衛的詩」。
經文:詩篇22:1-31
1 (大衛的詩,交與伶長。調用朝鹿。)我的 神,我的 神!為甚麼離棄我?為甚麼遠離不救我?不聽我唉哼的言語?
2 我的 神啊,我白日呼求,你不應允,夜間呼求,並不住聲。
3 但你是聖潔的,是用以色列的讚美為寶座的。
4 我們的祖宗倚靠你;他們倚靠你,你便解救他們。
5 他們哀求你,便蒙解救;他們倚靠你,就不羞愧。
6 但我是蟲,不是人,被眾人羞辱,被百姓藐視。
7 凡看見我的都嗤笑我;他們撇嘴搖頭,說:
8 他把自己交託耶和華,耶和華可以救他吧!耶和華既喜悅他,可以搭救他吧!
9 但你是叫我出母腹的;我在母懷裡,你就使我有倚靠的心。
10 我自出母胎就被交在你手裡;從我母親生我,你就是我的 神。
11 求你不要遠離我!因為急難臨近了,沒有人幫助我。
12 有許多公牛圍繞我,巴珊大力的公牛四面困住我。
13 牠們向我張口,好像抓撕吼叫的獅子。
14 我如水被倒出來;我的骨頭都脫了節;我心在我裡面如蠟鎔化。
15 我的精力枯乾,如同瓦片;我的舌頭貼在我牙床上。你將我安置在死地的塵土中。
16 犬類圍著我,惡黨環繞我;他們扎了我的手,我的腳。
17 我的骨頭,我都能數過;他們瞪著眼看我。
18 他們分我的外衣,為我的裡衣拈鬮。
19 耶和華啊,求你不要遠離我!我的救主啊,求你快來幫助我!
20 求你救我的靈魂脫離刀劍,救我的生命脫離犬類,
21 救我脫離獅子的口;你已經應允我,使我脫離野牛的角。
22 我要將你的名傳與我的弟兄,在會中我要讚美你。
23 你們敬畏耶和華的人要讚美他!雅各的後裔都要榮耀他!以色列的後裔都要懼怕他!
24 因為他沒有藐視憎惡受苦的人,也沒有向他掩面;那受苦之人呼籲的時候,他就垂聽。
25 我在大會中讚美你的話是從你而來的;我要在敬畏耶和華的人面前還我的願。
26 謙卑的人必吃得飽足;尋求耶和華的人必讚美他。願你們的心永遠活著!
27 地的四極都要想念耶和華,並且歸順他;列國的萬族都要在你面前敬拜。
28 因為國權是耶和華的;他是管理萬國的。
29 地上一切豐肥的人必吃喝而敬拜;凡下到塵土中─不能存活自己性命的人─都要在他面前下拜。
30 他必有後裔事奉他;主所行的事必傳與後代。
31 他們必來把他的公義傳給將要生的民,言明這事是他所行的。
思想
今天這篇詩篇,應該是在整卷詩篇中,最直接反映出耶穌在十架路上所經歷的事。甚至耶穌基督在十架上,一句非常重要的說話,也出現在這篇學者稱為「彌賽亞詩篇」一開始之處。而這句說話,就是高博士那篇證道的主題:「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整篇彌賽亞詩篇,可以非常「粗糙」的分成三大部份。第一部份,是1-10節,當中詩人的經歷,是「沉默」:在那句「為什麼離棄我」之後,詩人就直接表達他當時的感受,就是他向神的禱告,神似乎沒有回應:祂「沉默」了。而這也似乎是耶穌在十架上所經歷的「孤單」。
另一方面,在第二部份,也就是11-22節,詩人面對的,是「急難」。整個段落,詩人以幾段「意象式」的描述,將那些從四方八面來的攻擊,形容為「大力的公牛」、「吼叫的獅子」,又有「犬類」和「惡黨」,都在詩人四週圍繞著他,給他帶來「羞辱」。而這「羞辱」,就是在耶穌釘十架這大苦難中,其中的一個片段,也是在這篇詩篇中,詩人曾經歷過的「他們分我的外衣,為我的裏衣拈鬮」。但詩人在這「急難」中,卻沒有跌倒,反仍繼續相信禱告。因此,這段落最後的4節經文,就是描述在面對這一切的急難中,詩人向神的呼求,呼求拯救。
因著詩人的呼求,神最後帶來了拯救。而這更指向在這急難後,神要成就的美意。最後一個段落,從23-31節,我們看見的是與前面兩個段落十分不一樣的圖畫:當詩人仍然堅持相信禱告,當他向神呼求拯救,他就從最開始的「懷疑」,以為神「沉默」了,轉向對神發出讚美。而且,那不單是詩人自己的讚美,他更呼籲神的選民一同讚美、榮耀、敬畏神。但這讚美並沒有停在這裏:緊接著的圖畫,更是一幅「天地讚美」的圖畫:當中出現「地的四極」、「列國萬族」,更從「地上的」,再發展到「下到塵土」,從最大的,到最微少的,都能來到神面前,向祂獻上讚美。而這就是詩人在經歷苦難後,所要成就神的美意。
默想
今天,我們有沒有經歷什麼「苦難」?前兩天我在祈禱會的分組中,與小組的弟兄姊妹分享,提到若今天我們是一位真正跟隨耶穌基督的門徒,我們不可能沒有苦難。但我們也要知道,神的憐憫,必然不會給我們受過於我們所能受的。而我們要深信,今天我們因著信仰而來的艱難,甚至是苦難,背後必然會有神的心意,是要對我們好,是可以成就更深層的意義之經歷。當我們能有這樣的信心,就必然可以勝過一切要在我們生命中出現的艱難處境了。
現在讓我們安靜,想一想今天你有沒有因著堅守信仰而面對著艱難的處境,甚至苦難?你是否相信在這些背後,是有更深層的意義,是有神的美意在其中?你又是否可以從耶穌基督的苦路,看見你今天面對著的苦難,背後神的美意?
禱告
主啊!感謝祢賜給我們祢寶貴的兒子,踏上十架苦路,為我們的罪而承擔十架的苦難,成就救恩,使我們今天可以藉基督得救。主啊,今天當我們因著要跟隨基督而同樣要面對艱難與苦難時,求祢讓我們有屬靈眼光,看見這些苦難背後的意義,並當中要成就祢的美意,從而使我們有信心去面對這些苦難,更叫我們期盼著祢旨意的成就!阿門。
詩歌
苦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InbNwNlLaY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