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20250405




引言

前兩天晚上終於看完了之前我有提過,劇情發展的十分慢,但其實卻是十分細緻的韓劇,「苦盡柑來遇見你」。最後的兩集我相信會令不少觀眾灑下眼淚,因為在這兩集中,劇情主要是去疏解整齣劇集,一直發展出來,不同關係之間的張力,並且道出了不同角色心中一直「屈」著的,一直不能講出口的「委屈」,甚至是當中一直被塑造成「奸角」的角色,最後也有一段剖白,道出他在當中原來一直「頂」著被人誤會,卻在暗中為他的女兒與女婿做了很多事情;但他卻因著可能是韓國文化中,男人「面子」的問題,一直要「裝作」不在乎的樣子,結果就一直被誤會。

這齣劇集吸引人之處,或者就是當中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之細緻刻畫,反映出在現實世界當中,人與人之間微妙的關係,但卻又因著人性的軟弱而帶來的問題。而當中我覺得最值得我們反思之處,就是劇集當中對絕大部份角色的設定,都是「善」的:無論是父母與子女;或是婆媳、奶奶與女婿等等,甚至是鄰里街坊等等,雖然當中他們之間的對話是大大聲,很多時候好像「閙交」一樣,但其實他們在背後所作的,卻是對對方好的。只是,在他們之間的關係,卻會因著當中出現的一些「誤會」,而出現不同的張力;然而,各人又會因著認為對方不會明白自己的處境,所以選擇「沉默」,不向對方言明自己心中的難處與想法。而這就令那些「誤會」與「張力」一直累積。

尾二的一集,其中一幕就引爆了一個從這關係的張力而來的「炸彈」。當時主角一家因被人欺騙,所以欠落大筆債務,甚至連自住的家也將要失去;作為大女兒,由IU飾演,已結婚自立,已沒有與父母同住的金明,放下身段,四處籌集金錢,向不同的人借錢,最終解決了困境。但就在安定下來之際,一幕金明與母親在家對談,就引發了這「炸彈」:當時正值「更年期」的母親,可能因著情緒不穩的問題,竟然對女兒說了一句:「誰要你替我們籌錢?」母親這句說話其實是出於「愛」,出於「關心」的。因為之前的一幕,正交待了金明與丈夫因著經濟問題,只是住在很細的「套房」中,所以母親實在是出於擔心而說出這句話的。但最後就引爆了過去一直壓在金明心中的「壓力」:金明在一番對話後,說出了一句:「我是家中老大,是家中的支柱。沒有我,你們有辦法嗎?」而這句話,就更爆出了金明一直對家庭的不滿,她說:過去她每個月將十萬韓元匯到家中,其實她也很需要這些金錢…母親在這時又說了一句「誰要妳寄錢回來?我都叫妳不要寄回來!」相似的對話,金明結果就將心中屈了很久的不滿說了出來:「說真的,我之所以寄錢回家,不是出於感恩,只是因為覺得歉疚,我不寄錢回家,就會感到歉疚,而這就是家給我的感覺。」最後,這番說話給在房間的父親聽到,然後他就從房間走出來,只是非常嚴厲的大喊了一句:「梁金明!」然後,旁白,也就是金明心中的聲音响起:「那是我爸第一次罵我,他只說了三個字,但是卻刺入心扉,感覺彷彿一個一直支持我的人,說我一無是處。」

最後,金明一走了之。但最爆的一幕,是在之後母親在客廳中向丈夫訴苦,說她在女兒小時候也不知受了多少氣,她現在甚至不知道我正在更年期;而作為父親的,為著安撫太太,就指出當她像金明這年紀時,已經有兩個小孩,實在沒有人像她這樣有能耐。父親這樣說,是因為之前他們正抱怨,金明在結婚後因著事業而不去生小孩。但就在這時,最爆的一幕出現了:當時母親正在整理那因金明發脾氣而沒有拿走的食物,要將之放回雪櫃之際,鏡頭影著母親雙眼瞪大的望著雪櫃門,然後手掩著口,連呼了幾句:「怎會這樣!」雪櫃門上貼著一張超聲波照片,就是一張胎兒的照片,然後下面有一張金明留下的說話:「我的荷爾蒙也很亂,對不起,失禮,抱歉!」一切其實並不是不知道,只是因著誤會而沒有說出來。也是出於以為對方的「不明白」,而選擇不說。

劇情就在這「最爆」的一幕後,開始疏解。因著這事,家人之間就開始將心中的壓力說出來,雖然當中仍然出現不少「火爆」之場境,但他們之間的關係,就開始出現曙光了。可見,當我們因著以為對方「不明白」而將感受深深的埋在心中,帶來的就只有更深的誤解,到最後甚至到達破裂的地步。但當我們能抓著機會,打破自己心中的偏見,對對方多一點信心,關係之間的誤會並因而帶來的距離,就有機會帶來突破了。

當然,人總有人的限制,要完全「明白」實在不易;但我們知道神是無所不知,而且耶穌基督更道成肉身來到我們中間,與我們有一同來自血氣的肉體的經驗;所以,祂實在是我們可以完全信任,完全明白我們的主,是我們可以在經歷困難中,全然傾訴的對象。而今天我們從希伯來書讀到的,就是這方面的提醒。


經文:希伯來書4:14-16

14 我們既然有一位已經升入高天尊榮的大祭司,就是 神的兒子耶穌,便當持定所承認的道。
15 因我們的大祭司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他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他沒有犯罪。 
16 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地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

思想

早兩個禮拜曾在另一篇預苦期靈修中讀過希伯來書。那天我提過,希伯來書被人認為是新約聖經中,最難明白的書卷之一,因為當中的「神學性」很強,會讓人有點「離地」,很難應「應用」的感覺。再加上希伯來書的寫作對象是猶太人,所以在經文中會有一些來自傳統猶太教的信念,並不會特別說明,而是假設讀者已有相關的認識。而其中一個作者假設讀者已經非常熟悉的,就是聖殿禮儀,及當中的祭司系統。所以,我們會從多個談及耶穌基督的段落中,將耶穌基督與聖殿制度中的「大祭師」作出平行。而今天我們讀的這短短三節經文,就多次提到這平行。

另一方面,希伯來書的寫作對象,其實是「信主」的猶太人,所以他們正面對著從「猶太教」而來的逼迫,因為他們在某程度上,是一群「背叛」猶太教的人;所以,在面對著這些逼迫中,他們其實也面對著返回猶太教的誘惑,因為只要他們回到猶太教,那些逼迫就可以即時消除。

所以,我們在今天我們讀的段落,也是書信比較前面的部份中,就先讀到作者對希伯來書的讀者作出有關這方面的提醒。作者以耶穌基督作為「大祭師」的身份,帶來教導。在聖殿的祭司制度中,「大祭司」是唯一一位能夠進入至聖所,就是神與人同在之處所,代表整個選民群體,向神獻祭,表明與神的結連。大祭司在祭師制度的傳統中,有特別的服飾,特別的身份,在加上他是「分別為聖」,因此往往會讓人有「高高在上」的感覺;而作者也在這裏以「升入高天」,然後再加上以「尊榮」來對耶穌基督作形容。而也是這「尊榮」的身份,作者先提醒我們要「持定所承認的道」。這「道」,其一是從耶穌基督來的教訓,就像大祭司的其中一個職責,就是教導神子民律法。但另一方面,這「道」也是「道成肉身」的耶穌基督,也就是那實實在在進入了世人中間,那「活」的道,與我們有相同經驗的一個完完全全的人。然而,耶穌基督與我們的不同,就是祂在屬血氣的身體中,以屬靈的生命勝過一切軟弱,所以,他一方面能明白我們的軟弱,但同時也知道屬靈的出路。所以,作者給那些面對著艱難與逼迫的猶太人之教導,就是要來到那已經升到天上,那坐寶座的羔羊之耶穌基督,祂在那裏,已預備好給我們帶來「隨時的幫助」,只要我們向祂求,祂就會給我們帶來幫助,使我們可以勝過一切艱難。

默想
其實,我在牧養的經驗中,不止一次聽到有「家庭問題」的弟兄姊妹分享,他們不願意和出現嫌隙的家人說出心中的感受,是因著他們覺得對方不會明白自己,說出來可能只會引來反效果,使已經不好的關係進一步惡化。然而,這樣的「不信任」而來的「沉默」,可能只會帶來一個關係仍然在「保持」的假象,但真實的情況,可能就是那關係已變質,甚至不復存在:大家可能還是表面和諧,但當中的關係其實可能已完全消失。因此,我們必須先從最可以信任的關係作為根基,將自己的一切與神傾訴,向祂承認自己的軟弱,並放開自己一切抓著不放的固執,以信心經歷神的幫助。然後就嘗試以新的屬靈生命來面向過去可能因著血氣而破壞了的關係。我相信,在人不能,在神凡事都可能。在神的愛與恩典作為基礎中,我們必能重建一切破損了的關係,重建彼此的信任。

現在讓我們安靜,想一想今天你身邊是否有一些原本應該親密的關係,是因著「不明白」而變冷了,甚至是變質了?你有沒有想過,這可能是因著你與神的關係出現了問題?是你對神也不信任?今天希伯來書的經文是否有對你帶來什麼提醒?你是否有什麼可以回應的?

禱告

主啊!感謝祢道成肉身來到我們中間,經歷與我們一樣的挑戰,並且以祢的神性來勝過一切屬世誘惑,叫我們知道祢完全明白今天我們面對的艱難與軟弱。主啊,求祢賜我們勇氣,當我們面對著身邊很多不理想的關係時,讓我們能先到祢的施恩座前,並要按祢的應許,使我們得著幫助,叫我們能在祢的愛中,與身邊破損的關係,得著重建,回復應有的親密!阿門。

詩歌

復和更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FNpUIYjF3E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