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靈修20250406
引言
「居心不正」到底是什麼意思?原來在中文的成語中,是沒有這句說話的,那只是來自今天我們讀的,和合本翻譯的經文。或者,譯者是希望從我們文化當中,對某些帶著不同的,也是不好的動機之人,以一個「加強版」的形容來作出描述,好使我們要好好提防,不要成為這樣的人。
那麼,當我們聽到「居心不正」時,你會從認識的成語中,想到什麼?先在這裏停一停,想一想,看看你想到的,是否也類似我想到的......我想到的,是兩句我認識的成語,分別是「居心叵測」,和「心術不正」;都是帶貶義,不好的形容。「居心叵測」的「叵測」,按我找到的資料說:「「叵測」一語,即見於王道珪所說的「尹子叵測也」。後來與「居心」這字合用成「居心叵測」,變成帶有貶義,用來比喻心存險詐,難以預測。」;而「心術不正」,我找到的資料之解釋,就是「存心不良」,其實與「居心叵測」的意思是相類似的。
所以,「居心叵測」加上「心術不正」,就是懷著不正確的心思,更有可能是不懷好意的心思,為著自己的意慾來參與某些事情。而當我想到這理解的時候,我就不期然的想到有一位小朋友,當他走到他的父親面前,有點一反常態的主動要幫忙做一些事情,為父的,就會知道他的兒子這行動背後,其實還會有下一著,而那才是那小朋友做那事情的真正目的。當然,為父的一定會知道一切「底細」,所以並非「叵測」的;而小朋友的心,也應該不會去到「不正」,所以為父的還是會按著那真正的目的是否對那小朋友好,來決定是否會去滿足小朋友的心意,但若是整件事能夠分開,就是小朋友是出於愛父親而單純的去完成那件事;為父的也出於愛,知道孩子希望成就的事,而完成孩子的心願,那就會是更美的事。
當然,以這個「小朋友」的事來理解「居心不正」,其實有可能太「溫馨」,不太切合這句貶語的實際場境。在成年人的世界,「居心叵測」「心術不正」所引發的事,甚至是可以到達互相廝殺,生與死的問題。這就如今天這世界,在國際間的角力,我相信就是帶著極多「居心不正」的事,背後那「深不可測」的「心思」,可能才是最恐怖的。
然而,我們作為成年人,也作為一個成年的信徒,我們在信仰中其實也有可能面對著「居心不正」的誘惑;雖然一定未有來去到前面說的,那些存在政治角力,權力鬥爭中那些恐怖的「不正」,更多時候,有可能是像父親與小孩那種帶著一點「童話」式的事,但這也是我們要改正的事。而今天我們在詩篇中讀到的,就是詩人在數歷史時,提到他們的先祖「居心不正」,他在這事中,從神領受了什麼信息,是今天我們也要留心的?
經文:詩篇78:5-11
5 因為,他在雅各中立法度,在以色列中設律法;是他吩咐我們祖宗要傳給子孫的,
6 使將要生的後代子孫可以曉得;他們也要起來告訴他們的子孫,
7 好叫他們仰望 神,不忘記 神的作為,惟要守他的命令。
8 不要像他們的祖宗,是頑梗悖逆、居心不正之輩,向著 神,心不誠實。
9 以法蓮的子孫帶著兵器,拿著弓,臨陣之日轉身退後。
10 他們不遵守 神的約,不肯照他的律法行;
11 又忘記他所行的和他顯給他們奇妙的作為。
思想
今天我們讀的,是詩篇78篇,一篇非常長的詩篇的第2個分段。上主日我們讀了第一段,我們在最始的時候讀到,這篇詩篇是一篇「亞薩的訓誨詩」,這兩個禮拜我們在幾次靈修當中都有提到「訓誨詩」所指的,是詩人經歷過「犯錯」,也經歷了誨罪,得著神的赦罪後,整理出教訓,然後寫成詩篇,以警後世。而在這篇詩篇中,「警世」的感覺很強,因為詩人在第1節已開宗明義的要求聽者要「留心聽」,要「側耳聽」,以此來加強這篇詩篇的「嚴重性」。而這「嚴重性」,令詩人要提醒聽者,要將這「警世信息」一代一代的傳承,將一段「以史為鑑」的警告,不斷向新的一代作提醒,免得他們「重蹈覆轍」。
今天我們讀這第二段落,詩人不厭其煩的再一次重複提醒這警告之「傳承」之重要性:第6節,詩人以一句帶著「重複」,帶點累贅的語法,再一次陳明與提醒:「使將要生的後代子孫可以曉得;他們也要起來告訴他們的子孫」。而且,詩人也再「不厭其煩」地再解釋他要這樣「噚氣」的原因,因為這些「難聽」的說話,人的本性是會刻意去「忘記」的,所以詩人在第7節就解釋,他這樣做是要使下一代「不忘記神的作為」,要一生不斷的記住神的律法,更不可忘記他們先祖,是一代接一代因著「忘記」而再次犯錯的歷史。好使他們「守神的命令」。
詩人要讀者「以史為鑑」的地方,是在第8節中他對以色列人祖宗的描述,對他們信仰生命的本質之指責:他們「頑梗悖逆」,更是「居心不正」。「頑梗悖逆」在原文其實是兩個字,但兩個字其實是相同意思的,都是指向「背叛」,也就是原本是與神有約定,就是在舊約中神經常形容祂與祂子民之間的如同「婚約」的關係,但以色列人的先祖在嘗了耶和華流奶與蜜的「好處」後,就「見異思遷」,「背叛」那不能容納第三者的約。而他們背叛的原因,或許就是神最起初與他們立約的時候,他們其實早已「居心不正」:他們其實並不是真誠地出於愛神而與祂立約。其實,若我們以原文來理解「居心不正」這形容,是十分有意思的。「居」字,其實是一個動詞,意思是「建立」,所代表的,就是信仰的根基,到底建立在什麼之上。而「正」這個字,其字根更是我們十分熟悉的,希伯來文的amn,亦即是我們在禱告最後會說的「阿們」。他們與神的關係,向神的禱告,對神的呼求,雖然口說阿們,但心中其實是「不正」,是不「真實」的。最後的那句「心不誠實」,就一語中的,顯明他們列祖中,信仰一直出現的問題,是他們要好好提防,免得好學唔學,落入一樣的「背叛」當中。
默想
今天,我們與神的關係,到底是建基於什麼之上?今天,我們是否愛神?我們相信祂,其實會否懷著一些「不純正」的動機?當我們說要事奉神,在背後其實會否是帶著另外一些目的,而不是單純因為聽從神而作出的回應?若我們知道神是無所不知,祂甚至是在我們生命中最幽暗處,祂都在鑑察,我們今天又應該如何好好活出真信仰?
現在讓我們安靜,回顧一下你與神的關係,你心中所懷的,是否單純的意念?你為神所作的,每天的的操練,是否單單因著愛祂,盼望與祂更親近?還是你是懷著別的目的來信耶穌?
禱告
主啊,感謝祢與我們立約,叫我們能夠成為祢子民,更要成為祢的兒女。主啊,求祢使我們能懷著真的愛,在與祢親近中,單單享受與祢親密的關係,然後相信祢必然會為我們預備最好的。主啊,若我們懷著別樣的心,求祢提醒我們,幫助我們除去自己的慾念,單單仰望祢,成為單純敬拜祢的群體!阿門!
詩歌
就是單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kDr1NLymqA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