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靈修20250409
引言
「食老本」,按字面的意思,就是在人老了以後,只能夠靠在年輕時所賺取的「本錢」來過活;而若果要有足夠的「本錢」來支持一個比較長的老年,那在年輕時「賺取」的能力就要比較高,那才能積存足夠的「老本」來「食」。當然,這樣理解的「食老本」,可能只是一件正常發生的事,並沒有什麼「貶義」。但其實我們都應該知道,「食老本」這個說法,其實是帶著負面的意思的。我找到網上的解釋,是這樣說的:「「老本」指最初做生意的本錢,也比喻賴以維生的家當。「食老本」, 指商人因有虧損而需動用「老本」來支撐。而「食老本」後比喻不求上進,只憑往日的本領、成績、功勞度日。」
而這句說話在今天其實也不單是用在「個人」身上,在現今社會,這句說話其實更多用在一些群體,某些機構,甚至用在一些關乎政治的處境。我上面提到的那篇文章,正正就以「食老本」來形容當時的政治形勢:就香港而言,昔日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漁港如今已蛻變成一個國際知名的大都會,累積了不少智慧和財富,可若然香港人一味「食老本」--不思進取,自我感覺良好,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將會被國內外的城市迎頭趕上,百年基業就此斷送。
而近來社會上更基於「食老本」而衍生出另一個現象,就是「啃老族」。那就是某人因著賺錢的能力極高,所以不單有足夠的「老本」可以養老,甚至有餘,可以讓下一代一齊來「食」;也因而令下一代可以靠著上一代的「老本」,不用太努力,也能豐豐足足地過活。然而,這就引發了另一個非常真實的現象「富不過三代」。這現象其實是非常真實的:幾年前我在一篇靈修中就找到一份資料,當中統計了中國國內的社會現況,指出「2016年,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公布的一組數據顯示,中國家族企業的平均壽命只有24年,不到30%的家族企業能進入第二代,進入第三代的還不到10%,而進入第四代的只有大約4%」。
這其實並不難明白,這明顯是傳承的問題:若下一代只傳承到那些只是有限的金錢,而不是上一代從努力而磨練出來的生命素質,只是成為一個富二代,富三代,那些有限的資源,就終會有耗盡的一天,難怪那研究得到的數據,會看見到了第四代,能持守從上一輩的,只剩下4%。
其實,信仰更是如此,若我們的信仰,在信主後,雖經歷過神的恩典,但卻只停留在此,甚至當我們是信二代,信三代,信仰只是在「啃老」,那很快就會變冷淡,然後就隨流失去,連一代也過不到了。今天我們讀的以賽亞書,當中耶和華透過先知對以色列人的提醒,就是要他們不要「食老本」。
經文:以賽亞書43:16-21
16 耶和華在滄海中開道,在大水中開路,
17 使車輛、馬匹、軍兵、勇士都出來,一同躺下,不再起來;他們滅沒,好像熄滅的燈火。
18 耶和華如此說:你們不要記念從前的事,也不要思想古時的事。
19 看哪,我要做一件新事;如今要發現,你們豈不知道嗎?我必在曠野開道路,在沙漠開江河。
20 野地的走獸必尊重我;野狗和鴕鳥也必如此。因我使曠野有水,使沙漠有河,好賜給我的百姓、我的選民喝。
21 這百姓是我為自己所造的,好述說我的美德。
思想
今天讀的以賽亞書,位於40-55章的「第二以賽亞」,亦即是其歷史背景為南國猶大已亡國,國民被擄巴比倫的時期。而按學者的結構分析,整卷「第二以賽亞」,已沒有「審判」的信息,而只有「安慰」,並在當中要將這「安慰」帶給那群已失去地土,甚至因而失去了「身份」的神的子民。他們因著得罪神而需要經歷亡國的大難,需要接受背棄與神立的約所帶來的嚴重後果。但正如神在立約的時候與以色列人的先祖所起的誓,表明即使祂的子民背約,祂總不會背約,所以當祂的子民受了該受的後果後,神的安慰就要臨到被擄當中的子民了。
所以,「第二以賽亞」是以一連兩句「祈使句」--「安慰!」作開始,並且還緊接以一句說話:「她(耶路撒冷)為自己的一切罪,從耶和華手中加倍受罰」,來表明以色列民已受超過了他們所犯的過錯之懲罰,所以「安慰」就要臨到他們。因此,今天我們讀的這段來自以賽亞書43章的經文,當中耶和華要說出的,也肯定是安慰的說話。
這段經文明顯出現了一個平行對比,當中「平行」出現的,是「道路」:面對著危難,好像前無去路的時候,神就會出手,開出道路,使人有「出路」。16-17節,明顯是出埃及的經歷,當中的「滄海」和「大水」所指的明顯是「紅海」;而「紅海」的分開,就使追趕以色列人的埃及大軍全部消失。然而,這件在以色列人當中一直被傳頌和記念的事,在18節,耶和華卻吩咐他們「不要記念」這「從前的事」;也「不要思想」古時的事。然後在19節開始耶和華告訴他們一件「新事」,而這事是與前面「過紅海」事件出現多個「平行」,過紅海,水分開消失;但在這新事中,原本沒有水的地方有水出現;「紅海」,在這新事中,就變成了「沙漠」和「曠野」。當然,今天我們知道,這就是分隔著巴比倫地和迦南地之間的「大沙漠」。在他們還未歸回之前,神已預告他們將要得著拯救。為何神要成就這件「新事」?我相信這是因為「出埃及」的經歷,他們因著已經聽得太多,已變成一個「童話故事」,是一個與自己沒有關係的事。所以,神要使用他們現在經歷著的苦難,使他們可以得著新的、活的經歷,讓他們從那「食老本」的,對他們來說,只屬於遠古的信仰,變成他們真實經歷過,可以成為真實見證的經歷。
默想
今天,我們的信仰,到底是一個滿有活潑生命,是走在一條希伯來書所應許,又新又活的路;還是我們在信主後,生命並沒有繼續成長,甚至變成了「食老本」的信仰?我們是否相信神要在我們生命中作「新事」,就是可以使我們更大經歷祂的真實,叫我們可以以我們的新生命來述說祂的大作為之「新事」?
現在讓我們安靜,想一想今天你仰生命的景況到底如何?若今天你要述說一件神在你生命中行過的奇事,是可以讓別人看見神的大能的,那件事會是多久之前的經歷?這個時間的距離,會否告訴你,今天你是過著一個「又新又活」的信仰生命,還是你是在「食老本」?
禱告
主啊!感謝祢應許要在我們生命中,為我們「作新事」,叫我們的信仰生命可以不斷經歷祢奇妙的作為,讓我們的生命可以走在「又新又活」的路上。主啊,求祢讓我們常常與祢親近,好讓我們在祢作新事的時候,我們可以有屬靈的觸覺,知道祢在我們生命中的作為,並叫我們能成為祢奇妙大作為的見證,可以以我們生命的經歷來述說祢的奇妙!阿門!
詩歌
新的事將要成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szbPoctPbo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