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20250608




引言

曾經有弟兄姊妹不止一次來問我,舊約中,特別是在詩篇裏,有時會出現「諸神」,又有時會有一些地方稱神為「萬神之神」,那到底有多少「神」?為什麼今天我們會說神是「獨一真神」?

其實,從「諸神」到「獨一真神」,當中所涉及的,是以色列人的「神觀」之改變。當我在進修神學碩士的時候,曾在神學院的期刊中發表了一篇書評,那本書的名稱是“Servant of Yahweh in Second Isaiah”(第二以賽亞中耶和華的僕人),作者Anthony Tharekadavil,對我在這裏也提過的另一位學者Bernard Dhum提倡的「耶和華的僕人」之觀念作出挑戰,指出在以賽亞書中,「僕人」的觀念,其實因著以色列人面對的歷史處境之改變,而同機經歷著改變。Tharekadavil其中一個論點,提到他認為在以色列經歷亡國前後,曾出現過一個稱為「唯獨耶和華」的運動(The-Yahweh-Alone Movement):有一群敬虔的猶太人,希望透過此運動來將他們的神觀從「至高神論」(Monolatrous),轉變為「獨一神論」(Monotheist),藉此來舒解他們在被擄的過程中,因失去應許之地而帶來的信仰危機。

為何「神觀」的改變,可以舒解他們的信仰危機?那就是因為在古代近東的文化中,地上的戰爭,其實是天上的戰爭之「反映」。所以,當某一個民族在打仗中,勝了另一個民族,對當時的人之意義,就是那打勝仗的民族所敬拜的神,在天上也打敗了敵方所敬拜的神。因此,在亡國前,以色列人因著被這種文化所帶來的信念之影響,所以他們相信他們敬拜的耶和華,就是在天上戰勝了所有其他民族(特別是迦南地的各民族)所敬拜的神,所以就是「萬神之神,萬王之王」。然而,後來他們因著悖逆神,離棄真道,敬拜別神,結果惹動了神,神就興起亞述,巴比倫來讓以色列經歷亡國之災。在這歷史處境中,以色列人就面對著信仰的危機:若他們仍然相信當時文化所告訴他們的神觀,他們就要認同耶和華已被巴比倫的神馬爾杜克(Marduke)打敗,接受神不再是「萬神之神」;又或是發展出另一套神觀,承認過去他們跟隨的神觀是錯誤的。而以色列當中就有一群我在上面提到的「敬虔的猶太人」,採取了後者,然後發展出「獨一神觀」,進入對神更正確的觀念。

而「至高神觀」引伸出來的另一觀念,就是地上的君王,是他們所敬拜的神之代表,可以稱為神,又或是稱為神的兒子,代表著天上的神來管轄祂的子民。我們中國過去其實就有這觀念:黃帝又會被稱為「天子」,是天所賜與的權柄,來讓他可以行使地上的管治。今天我們讀的詩篇,當中正正讓我們看到「至高神觀」的出現,裏面就出現了「諸神」和「神的兒子」等等的觀念。但到底這篇詩篇,在這樣的神觀中,又告訴了我們什麼?

經文:詩篇82:1-8

1(亞薩的詩。)神站在有權力者的會中,在諸神中行審判,
2說:你們審判不秉公義,徇惡人的情面,要到幾時呢?
3你們當為貧寒的人和孤兒伸冤;當為困苦和窮乏的人施行公義。
4當保護貧寒和窮乏的人,救他們脫離惡人的手。
5你們仍不知道,也不明白,在黑暗中走來走去;地的根基都搖動了。
6我曾說:你們是神,都是至高者的兒子。
7然而,你們要死,與世人一樣,要仆倒,像王子中的一位。
8神啊,求你起來審判世界,因為你要得萬邦為業。
 

思想

今天我們讀的,仍然是「亞薩的詩」。若大家沒有忘記,最近在主日讀的一連串「亞薩的詩」,詩人都是用「講大咗」的語調,對以色列的「新一代」重述以色列人的歷史,突顯他們先祖的悖逆,並以此來提醒他們,不要重蹈覆轍。上主日我們讀了81篇的下半篇,當中我們看見一幅「灰色」的圖畫:原本在上半部份,一幅在光榮中敬拜讚美的圖畫,在一句「米利巴水」後,接著就讀到以色列人的「不聽話」,結果,詩篇中出現一句:「我便任憑他們心裏剛硬,隨自己的計謀而行。」「任憑」,其實所代表的就是「放棄」,不再理會。從此可見,即使詩人以「講大咗」的語氣帶來警告,以色列人後來還是沒有從先祖的歷史中學會功課,而且更是在「安逸」與「平穩」的生活中,偏行己路了。

從幾卷先知書當中,我們都可以看到,當以色列進入王國時期後,國勢開始向上,並且一步步踏入「平穩」;但在「安逸」中,他們就陷入了敗壞之路。我們從不同的先知對以色列人的責備中看見,這些敗壞,都是從以色列人的領袖開始。在平穩與安逸中,他們的信仰變得「表面化」,在內裏已失去信仰的實底。在剛過去幾個禮拜四,我們從彌迦書當中,看到的正正就是這幅圖畫。

這也是今天我們讀的這篇「亞薩的詩」,一開始的時候,清楚表明責備:1節提到的「有權力者」,明顯就是那些被賦予權柄,管治以色列民的領袖。這些領袖,沒有好好的運用神賜與他們的權柄,帶領人民作好見證,敬畏耶和華,所以神就要在他們中間施行審判。要留意的,是詩人在這裏描述被審判的對像,是「諸神」,這就讓我們可以比較肯定那是被擄前的作品,以色列人普遍仍是相信「至高神論」,而「諸神」所代表的,就是那些領袖,甚至是君王。3-4節所描述的,其實正正就是神期待著一位好的君王所要做的事。但是,這些領袖沒有這樣做,反而「徇人情面」,甚至是官商勾結,剝削窮人,叫貧者越貧,富者越富。所以,第6節,神就要給他們宣判:在這裏我們就讀到了詩人將當時以色列的領袖稱為「神」,又稱為「至高者的兒子」,這就讓我們可以比較確定,那正是以色列亡國前,那段以色列的領袖們最不像樣的時間。儘管他們獲得了尊貴的地位,但卻沒有行出尊貴的使命,所以,7節宣告他們尊貴的身份將要像他們曾剝奪別人一樣的被剝奪,變回凡人,經歷跌倒死亡,在審判後失去一切了。

默想

昨天在開小組的時候,談到有關不同國家的「領袖」的問題,或者我因著準備今天的靈修,受著這裏的信息所形响,就忽然想到今天某大國的領袖,他就曾提過自己是神選上他的,以致他在這段日子的言行,似乎也有點將自己看為神,是操控著一切的「全能者」。當然,在我們的信仰中,相信獨一真神掌管萬事,所以他能當上「領袖」這崗位,神也必然鑒察著的。我相信,神也有其使命給他,而若這領袖沒有行出神賦予他這樣大的權力之期望,最後也會被「審判」,身份被奪去,然後與世人一樣,經歷死亡。當我們相信神是審判的主,是將來要按著祂的公義審判的主,今天我們又應該如何面對那些可能會令我們十分氣忿的「領袖」?我們又應該如何為那些「在上者」禱告?

現在讓我們安靜,想一想你是否曾因著某些「領袖」所作的事而氣在心頭,甚至心生咒詛?你是否相信,神的公義終會彰顯,審判必然會臨到那些「領袖」身上?

禱告

主啊!我們相信一切都在祢手中,世上一切君王的心,全都在祢手裏。主啊,當我們看見今天世界的紛亂,大多都是由那些最有「權柄」的領袖而來,或許我們都會心生忿怒,求祢幫助我們對祢有信心,知道一切都看在祢眼裏,祢的公義也必然會到來,好叫我們能夠更多為這些領袖禱告,為他們能行在祢旨意中而向祢呼求!阿們。

詩歌

我們呼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igLPfxQ7Sc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