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20201110



引言


早前曾到一所中學的老師團契分享,他們給我的題目是「逆流而上」。這題目給我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在今天的社會氣氛中,作老師真的十分不易。我就著最近聽到一位老師與我分享兩個經歷,來切入分享我認知的,今天作為教師的艱難。其中一個例子,是一位老師在說及「空間」與「地域」的描述時,希望從最「廣濶」慢慢收窄至較小的「地域」;老師從「宇宙」開始,然後至「銀河系」,再收窄至「太陽系」,然後到「地球」,再收窄至「中國」,然後到「香港」。然而,說到這裏,就有人表達不滿。大家是否看出當中出現什麼問題?我就不開估,讓大家猜一猜;我只想告訴大家,當老師是在教「地理」科,而同學是以「政治」的眼光來「接收」時,問題就出現了。


我希望以這個例子帶出一個問題,就是今天人與人的「溝通」,已慢慢變得「不可能」。在分享中我提出了一個在神學院學到的理論,就是在「詮釋學」中學到有關「理解」的理論。其中一個理論指出,人對事情的「理解」,其實會源自一個叫pre-understanding的內在框架(我也不知道這個字中文的正式翻譯如何,我暫且將這稱為「先驗」,就是每一個人會因著自己的經驗,自己接收到的資訊,在內心中形成了一個「框架」)人接收新的資訊,就會以這個「框架」來「詮釋」收到的新資訊,成為對這接收的新資訊之「理解」。我讀的這個理論,是出於一個非常久遠的理論(來自「浪漫時期」的士萊馬赫);這理論接著談到關於「溝通」:當時的處境,人是比較開放的,所以人會藉著「溝通」,藉著接收對方的「資訊」,經歷一個理解的過程,然後會檢討自己的「先驗」,並按著所收到的「資訊」,來改變,修改自己的「先驗」。當「溝通」的雙方都開放,大家中間的「先驗」就會變得慢慢接近;對事情的「詮釋框架」就會愈來愈「合一」,「溝通」就變得可能了。


要「溝通」,其一、雙方都要開放;但背後卻有更重要的一個基礎,就是大家的「先驗」基礎的「共通性」。若以最開始時的例子來說,當大家的「先驗」基礎是來自完全不同的範疇,那溝通同樣也是不可能的。中國人有一句「雞同鴨講」,也就是這個意思了。


我們的信仰,有的是一個永恒不變的根基,就是我們常說的「磐石」,是我們對所有事情的理解之不變根基。惟有當信仰群體立在這同一根基上,並抱著開放的態度,才能在信仰上作出溝通,在認識上帝的操練上,能彼此建立,一步一步的更認識我們的主,更知道祂要我們在世上做什麼。保羅在歌羅西書中,就正正提醒教會內的信徒,好好分辨出他們在「理解」身邊發生的事時,是要立在「磐石」上。


經文 : 歌羅西2:6-10


6 你們既然接受了主基督耶穌,就當遵他而行,

7 在他裡面生根建造,信心堅固,正如你們所領的教訓,感謝的心也更增長了。

8 你們要謹慎,恐怕有人用他的理學和虛空的妄言,不照著基督,乃照人間的遺傳和世上的小學就把你們擄去。

9 因為 神本性一切的豐盛都有形有體的居住在基督裡面,

10 你們在他裡面也得了豐盛。他是各樣執政掌權者的元首。


思想


保羅為何要寫歌羅西書?大體上來說,普遍學者會指出兩點:其一,是為了對應當時的異端,特別是「諾斯底主義」對初期教會帶來的衝擊;其二,是要高舉基督。然而,我認為另一點需要加入考慮的,是這封書信乃四封「監獄書信」之一,保羅是在因信仰被囚的時候寫這信,而「執政」、「掌權」,這些「政治性」的用語,則主要出現在兩卷監獄書信——以弗所書,和今天我們讀的歌羅西書;或者,這也關乎保羅關注教會應該如何面對當時的政治處境;所以,我認為學者指出歌羅西書的其中一個重點是「高舉基督」,是有其處境性,或許也是因著當時的政治處境。


今天讀的這一小段保羅的教導,其焦點是十分清晰的:接受了耶穌基督為救主,就應該「惟獨基督」,不用再加添什麼;信徒對世界所發生的事之理解,心中的「詮釋框架」,也應向著認識主耶穌基督的方向——「在祂裏面」生根建造。而作為對比,保羅提出的其實十分簡單,就是「根基不在基督」,也就是他提出的,建基於「人間的遺傳」和「世上的小學」(在原文中這其實可能是指「占星術」)所發展出來的「理學」(原文為哲學)和「虛空的謊言」;簡單一點說,保羅所指的應該是人因著自己的智慧所發展出來,一套解釋人生、世界的方法。這是吸引人的,但保羅卻說這其實是將人從信仰擄去的。


所以,要辨明基於什麼來理解信仰、理解世界;並讓信徒能在世界中活出信仰,對教會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保羅在第7節提供了當我們的詮釋框架是建基於耶穌基督身上時,應有的兩個結果:「信心」會「堅固」、「感謝的心」會「增長」。面對著當時的處境,保羅因著信仰被囚;教會也逐步從因著猶太人而來的逼迫,進一步延伸至被羅馬政權的逼迫。惟有以耶穌基督作為根基的詮釋框架,並以這來理解為何信耶穌後會受更大的苦難,才會令正在受苦的信徒,能生出堅如精金的信心面對;更能在面對苦難時,愈發生出「感謝的心」,正如另一位使徒,彼得,在教導信徒面對「火一樣的試煉」的時候所說的:「倒要歡喜,因為你們是與基督一同受苦,使你們在他榮耀顯現的時候,也可以歡喜快樂。」


默想


完全基於耶穌基督的「詮釋框架」,才能為我們帶來堅固的信心和增長的感謝。今天,我們面對的挑戰,不會再是「諾斯底主義」;然而,今天我們面對的,與初期教會所面對的,或者有一個可能比較接近的共通點,就是信仰可能將要面對的逼迫、挑戰。到底我們基於什麼的「詮釋框架」來理解發生在眼前,當下看似荒謬的事?我們如何面對那些看似無法無天的事情?我們如何以信仰活在這樣的世界?當我們以現在的「詮釋框架」來面對世界,實踐信仰,最後會使我們的信心堅固了、感謝的心增長了;還是叫我們對耶穌基督生出懷疑,對別人生出苦毒?


現在讓我們安靜,並檢視我們心中所想的,在生活中所行的,到底是「唯獨基督」,還是被這世間的小學,人間的遺傳所擄去了?


禱告


主啊,感謝祢對我們的愛,差派耶穌基督,道成肉身,活在我們中間,叫我們能真實的接觸祢,更讓我們知道,祢一切的豐盛,已充充足足的顯明在耶穌基督身上。求祢讓我們唯獨在耶穌基督的身上生根建造,使我們能單單透過耶穌基督的教導來看今天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好叫我們的信心,在祢的磐石上得以立穩,得以堅固;也叫我們能因此生發出感恩的心,並且天天加增,在這荒謬的世代中,叫人得見真理和平安,只在祢永恒的國度中可以實現!阿門!


詩歌


眼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WjvTMZH0WA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