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20201128



引言

我曾經在很久之前從信仰的角度,探討過「好人有好報」這問題,得出的結論是:若為好報才做好事,那不是好人,而只是聰明人。惟有知道不一定有「好報」還做好事,這才是真正的好人。而且,當我們知道「忠忠直直,終需乞食;奸奸狡狡,又煎又炒」,仍不怕乞食的堅持忠直,不被煎炒的誘惑,出賣靈魂的奸狡,才真為善,才合乎信仰教導。然而,我可未有想過在這「現實」下,會為世界帶來什麼。今天就找到一段從「實際」角度去看「好人不一定有好報」帶來的問題,實在值得思想:

善惡的因果報應關係遠非像農民「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那麼簡單,更像是個複雜的不等式。人們期望所有好人都得好報,所有壞人都得惡報,那只是不切實際的幻想。縱觀古今中外就會發現,由於種種因素,絕大多數的好人能得好報,還有少數好人沒得好報;絕大多數的惡人能得惡報,還有少數的惡人沒得惡報。
這種錯綜複雜、撲朔迷離的因果報應關係,常常讓人感到世事不公,黑白顛倒,好人難做。但是世界從來就是這個樣子。正是因為多數好人得好報,多數壞人得惡報,這個社會才一天天好起來。同時,也正是因為少數好人沒得好報,少數壞人反而得好報,社會上的壞事才屢禁不絕。

現在世界的運作實在是怎麼樣?是多數好人得好報,多數壞人得惡報,還是少數好人得惡報,少數壞人得好報;又或是更差的,多數好人得惡報,多數壞人得好報;還是最差的,所有好人得惡報,所有惡人得好報?或者很多人因此而埋怨神,質問為何這樣不公。然而,我們曾看過的馬太福音24章,耶穌早說明在末期的時候,「不法的事會增多」。而且,什麼主宰著人世間,我們看為「好報」或是「惡報」?問題還不是响個「制」度?

但我們的信仰告訴我們,「審判在神,神必報應」。最後,人還是得為所做的,「或善或惡受報」(林後5:10)。所以,要有明辨的智慧,知道神必然會「郁手」;這也是今天經文中,智者給他兒的信息。

經文 : 箴言23:15-18

15 我兒,你心若存智慧,我的心也甚歡喜。
16 你的嘴若說正直話,我的心腸也必快樂。
17 你心中不要嫉妒罪人,只要終日敬畏耶和華;
18 因為至終必有善報,你的指望也不致斷絕。 

思想

箴言其中一個經常出現的「稱呼」,是「我兒」,在箴言第一章已多次出現。因著第一章1節的標題是「以色列王大衛兒子所羅門的箴言」,所以有人認為箴言就是那曾向耶和華求智慧的所羅門,以他所求得的智慧,傳給他兒子的說話。所以,「我兒」就是一次又一次所羅門對他兒子的教導。然而,箴言明顯是經過編輯的作品,而且整卷書中,除了所羅門外,還有別的「智者」的名稱(最明顯的是另一有關「賢德的女子」之箴言,就是出於「利慕伊勒王」)。但無論如何,「我兒」這標記,可以作為箴言「分段」的明確指示。

箴言23章出現了多次「我兒」。在15節後,下一個「我兒」就在19節。所以15-18節可以肯定是一個段落。而按著我一貫相信,箴言是「一句起,兩句止,最多三句」的原則,我會認為這個段落其實是兩個「兩句」,而且明顯出現有「平行對比」。(當然,箴言有部份是「長篇」的,是有例外的,就如前面所說「賢德的婦人」就是例外)。15-16節的對比十分明顯,15節說到「心」,分別是「兒子的心」,和「智者的心」;16節就出現了「兒子的嘴」,和「智者的心腸」;15節與16節中間的對比,則有「心存智慧」對比「嘴說正話」;與「心甚歡喜」對比「心腸快樂」。這兩句的對比,其實十分「教仔」,要阿仔做好人,但不單如此,他更是要他做智慧人,即是要懂得耶和華心意的人;而當中的表現,就是「說正直話」。「正直」,有「平等」、「公平」、「不偏不倚」的意思。對於要在國中作審判的「王」來說(假設所有「我兒」的教導都是出於所羅門),這句話其實十分有意思。

17-18節的對比其實更為明顯,但因其對比是在原文的用字上,所以和合本的翻譯並不明顯。簡單來說,其平行出現在一個勉強可翻譯成「必要…不」的用字。17節是「不」要嫉妒罪人,「因為,必要」你終日敬畏耶和華;對應著18節「因為,必要」存著未來(善報在原文的意思),你的盼望「不」剪斷。如果15-16節是「教仔」做好人,17-18節或者就是智者進一步指出「好人有好報」,但卻不是和合本所翻譯的「善報」,而是原文所指的「存著未來」。若加上後面對比的「盼望不剪斷」,其實今天整段經文給我們看見的,是智者吩咐他的兒子要有智慧,按著耶和華的心意「做好人」,不要因為「惡人」在此世得逞而心生嫉妒,被引誘成為惡人。反而要堅持因著真正的智慧帶來對耶和華的敬畏,遵行祂的旨意;耶和華應許的盼望,終會在「未來」(在原文其實有「將要來的世代」,按我們信仰的理解,就是「天國」),得著「善報」。而惡人呢,就「有今生,無來世」,沒有末來,將來要被「剪除」了。

默想

或者,今天我們不得不接受,世界正在向「惡」的方向走;而在愈來愈惡的世界,你要得到從世界而來的「好報」,就需要向「惡」妥協,甚至成為「惡」,才能因著惡而得「好報」。然而,我們的主教導我們,要將眼目放在「天國」,因為正如昨天靈修中我們讀到耶穌基督的比喻,知道這現在仍「埋」在內裏的,是寶貝,是那真正有永恒價值的「珍珠」,是藉得我們變賣一切去買回來的。當我們能放眼「末來」,並敬畏耶和華,得智慧,嘴唇說正直話,就能有力量,輕看今世的「荒謬」,而確信在永恒天國裏,那真正的善之彰顯了。

現在讓我們安靜,細想我們曾否因為行善反得惡報?你是否因著敬畏耶和華仍堅持繼續按祂的心意行,即使要被世界抗擊,甚至要在今世受盡逼迫?

禱告

主啊,感謝祢今天藉著箴言的教導,提醒我們要敬畏祢,因著對祢的敬畏而堅守祢對我們的教導,要凡事說正直話。感謝祢同樣提醒我們,要將盼望放在永恒的國度,祢所應許的天國中,使我們可以得盼望,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中,不向惡妥協,堅守信念,以善勝惡,並相信公義在祢,祢必報應!阿門!

詩歌

放眼永恒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9CkgYt8HeM


返回